回首来时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所爱的是我们负责任的决定

——【读万卷书】系列之“巧合”在1月

 

新年第一个月的阅读计划,比以往任何月份都要完成得麻利些,或厚或薄,或浅显或艰涩,每一本几乎都在3天之内顺利读完,最短的是3小时,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书里头有太多的共鸣,不期而遇的思维碰撞,总是吸引着你恨不能一气呵成,于是,我用“巧合”来形容1月的阅读系列。

简短的回顾,一来是为了养成思考、反刍的好习惯,二来是不想读完就成过眼云烟,记的过程,也是总结。

1、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一本算是追忆二战时期的德国小说,男主人公在对一部断章残篇的小说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收获了爱情,也找到了自己的父亲。生活在单亲家庭,与母亲的关系并不融洽,争执不休,彼此顶撞,还存在着权利斗争。男主人公说,母亲一直用一种让他觉得问心有愧的方式教育他。无法理解他辞掉大学里助手的工作,而去投身出版业。而在故事的完整性之外,小说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爱”也都有较为深刻的挖掘与阐释。

“勇敢、勤劳、节俭和纪律意识的价值都取决于,是为了什么而做”。“如果勇猛是比正直、诚实。或者博爱稍微小一点的美德——那毕竟是种美德,如果在汉克身上有这种美德,那对我来说,他勇猛总比他懦弱要好“。

“人怎么能够一直生活在危险中,一直背着一个包袱,一直活得不像是自己,也许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可以这么去做,可我没有这种目标。”

“爱,而后做你想做的,热情的心会使热情地投入神圣化,我们所爱的是我们负责任的决定。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意愿“。

2、邵夷贝《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高考状元、北大才女、独立音乐人,这些都是作者邵夷贝的修饰语,任意一个都具备超强的话题效应,那首广为传唱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便是出自她“口”。她称这是“一本不正确的书,看完了不要告诉别人”。13个章节,对应了15支原创音乐,可以了解到她独特的成长历程,同时,书里面涉及的自我管理、自我梳理的方法,也都具备一定的指导性。

“假设你将活到80岁,然后假设你的一生是一天的24小时。24除以80,再乘以你现在的年龄,得出的就是你现在的年龄在一天中所处的时间”。

“如果不对生活有所感受,也就不懂得什么时候以及该选择哪些对自己更好的生活方式。人是没有办法一直清醒的,就像没有办法不睡觉一样。所以,痛苦是从糊涂转向清醒的催化剂。谁都不是先知,在庸庸碌碌的日子里,不经历点痛楚,没办法清楚知道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规划方向了”。

那天是张嘉佳来深圳做签售,买完书拿到入场券后,就一直坐在中心书城的大台阶上,临近活动开始,四周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简直密不透风,肚子饿了,也懒得杀出去吃点东西,倒是坐着看完了邵夷贝的书。

3、张绍刚《电视节目策划笔记》

这本是在午夜的机场看完的,作为电视界的一位独具特色、同时也颇具争议的主持人,张绍刚在这本策划笔记中,毫无保留的展示了他那锋芒毕露的个性与思考。阅读的过程,就好像是回到了大学课堂,感觉他就在你面前比划着一样,用最浅显的道理去解读生硬的法则和规律,比如新闻价值,比如叙事逻辑等等等,特别的生动。所以,一鼓作气读到最后一页,久违的酣畅感,仿佛梦想一直不曾走远。

“永远不要因为正在讲道理,而忘记讲故事”。

“如果我们在个人判断与法律判断出现偏差时,永远质疑法律和司法机构的公正性,那么一个最终丧失威严和尊严的法律体系会在我们自己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变得很无力,这可能是当下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到膨胀的背景下,每一个社会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他的论断或许过于犀利、偏激,但他所提供的视角却值得充分肯定。

4、杨照《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

编者在封底上写了这么一句话:《百年孤独》是部奇书,《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则是真正读懂它不可或缺的钥匙。在这之前,读过杨照回忆青春的《迷路的诗》以及他写给女儿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但没有读过马尔克斯的传奇之作《百年孤独》,尽管教外国文学的老师推荐过不止一次。读完杨照的书,倒是疯狂地想要去读原著,这就是先看“野史”的好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之后,你会比较有信心去读懂原以为高高在上的经典著作。

“加西亚·马尔克斯从外祖母那里承袭下来的世界里有很多规则,但是这些规则都不是铁律,不是绝对颠扑不破的。非理性或者该说前理性的世界中,最有趣的现象是——所有的语言都是对的。那个世界有着各式各样的规则,管辖应该发生的事,这些规则则是并列平行的,东一条西一条,没有整合,也无法整合,因为全部规则加在一起,仍然无法告诉你什么事一定发生,什么事绝对不会”。

5、莫言《用耳朵阅读》

之所以叫“用耳朵阅读”,是因为这是一本演讲稿的合辑,另外,也是莫言对童年时期特殊的“阅读”经历的形象总结。因成分问题辍学之后,他生活的一大部分内容就是放牛,没有机会阅读有字之书,他便用耳朵来阅读,读山读水,读鸟儿的鸣叫,也读黄牛的哞哞叫。这些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都给予了他取之不尽的灵感与想象。虽然演讲的内容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但本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态度,反复去读他讲了很多次的故事,在强化的过程中,也更能理解他对于文学,对于命运的看法与见解。

“个性不是流行和时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一种对于人生和社会独特理解”。

“我觉得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影响,是其作品里的某种独特气质对另一个作家内心深处潜在气质的激活,或者说是唤醒”。

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暖》正是改编自莫言的小说,书里面写到一个细节——因为在原著的基础上改动的比较大,导演给他看样片时,根本顾不上看电影,而是不断地观察他,直到结尾的时候,莫言擦了擦眼睛,导演这才大舒一口气,知道不会遭到反对了。

听莫言的演讲,真觉得是一位幽默而又亲切的老爷爷,明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着,突然就被他逗得大笑起来,还停不下来。

一月,暂时读了这些。


评论 ( 1 )
热度 ( 12 )

© 告别温吞吞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