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来时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月、4月|从“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到“我能否相信自己”

这两天的状态不是很好,跟家里人处得不太愉快,面试的具体时间又还没通知下来,有点进退两难的感觉,吊在中间,好像做什么都不对。

但,还是得想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刚好看完上回借的四本书,连带着3月份的,一起来做个总结吧。

1、米兰达·裘丽《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周嘉宁译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知道这本书,是通过周嘉宁的微博,自从大学时读过周的《往南方岁月去》后就一直有关注她,回到米兰达·裘丽的这本小说,书名“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本身就相当霸气,也很符合当时的我对于即将开始的实习抱有的乐观、天真的愿景和心情。

但阅读的过程,并不算十分顺利,出奇不意的故事,偶尔也会觉得不知所云,含混不清。不过,裘丽也正是用她那独一无二的温情与惊叹,跳脱了司空见惯的,单纯的写实,得以直逼本质。

“你总是感觉你是世界上唯一的落单的,而其他所有人都为彼此疯狂,但这不是真的,总的来说,人们并不特别喜欢彼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有时,我趟在床上,试图想清楚到底哪个朋友是我真正关心的,而我总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都没有。”
“我们哭湿了彼此的衣衫,哭泣像灯塔般在前方引领着我们,寻找新的被遗忘的悲伤,这些悲伤在多年前就礼节性地死去,事实上,却没有死,只要一点点水就会复活。我们爱过不该爱的人,然后嫁给其他人为了忘却那不可能的爱,或者我们曾经对着世界的大锅炉喊出一句你好,又在未得到任何人的回应前就拔腿就跑。”

2、安妮宝贝《眠空》

这本书就像是作者在喃喃自语,看着看着,会忘记前几页都在讲什么,但脑海中又好像还记得点什么。那段时间,每天一早坐上公交,就会拿出这本《眠空》来看,混沌的大脑,加上摇晃的车厢,简直绝配了。

不管别人对于安妮宝贝的评价是怎样的,只要还能在她的文字中获得某种共鸣或慰藉,我都觉得她的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

事实上,这本看起来随心所欲的书里面,很多表达也是一针见血的。

“但终究每一个人的内在只能独享,人无法渴求被理解,他人的理解有时与己无关,被分享最多的内在,通常只是整体之中较为肤浅的一个层面。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确是生而孤独的,即便有人给了我们感情,也仍是孤独的。因为这感情有可能只是他出发于自我的幻觉和执念。”

“他问我,写作对你的压力是什么,是不是觉得有时不想做又不得不做。我说,它并非不得不做,而是想到就做,这是职业的幸运,写作唯一的压力,只在于它让你对自己有要求,它不停止,使你的内心总是被一团火焰胁迫和驱动”。

3、希腊《满世界找爱》

听书名,就知道大概是一本旅行随笔,的确,作者最开始是写字楼里的高级白领,后来因为经历男朋友劈腿,身体出现危机,于是决定开始穿越世界的旅行。

看这类的书纯属打发时间,抚慰当下受困的心灵,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又没条件,也不愿付出更多的注意力,所以选择蜻蜓点水般地“路过”一个个似熟非熟的风景胜地。

从陶立夏的《分开旅行》、小鹏的《背包十年》、《我们为什么旅行》、孙东纯的《迟到的间隔年》,到独木舟的《我亦飘零久》等等,总是看得人跃跃欲试,但又深知自己不太可能像他们那样正儿八经地去尝试。

旅行类的书,还是觉得以后能少看就少看,即便是看,也要找准一个点,抱着研究的态度,深入地了解,而不是泛泛地看,拒绝以一种说不清的好感蒙混过关。

书里面不是也这么说吗,“如果有人能够理解你,那么,即便与你待在房间里,也会如同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旅行。”

“人都会随着境况而变化,他们会索取更多或减少需求,重要的是如何经营,过自己的人生,不要被别人的声音所左右。”

4、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

在微博上,冯唐的粉丝会拍各种自己与书的合影@他,然后冯唐又会刷屏似的大量地转发,久仰“冯唐”的大名,但这还真是第一次拜读他的作品。

曾经的协和妇科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生活中的古器物爱好者,很难想象这些身份描述都是冯唐这一个人,一直都很佩服拥有多重身份的人,总觉得他们是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得最为充分,最没有虚度人生的人,就像学生时代,疯狂地喜欢何炅一样。

很多文坛老将都说冯唐的文字有很浓的王小波的影子,而《活着活着就老了》就是一个尤为明显的例子。 

  “要学会知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一段时光都是最好的时光,环肥燕瘦,胸大的茁壮,胸小的跌宕,每个女人都是最美的美人,但是,世间又有几个敏而好学的人?”

    “当文字如仙丹一样出炉时,我筋疲力尽,我感到敬畏,我心存感激,我感到一种力量远远大过我的身体,大过我自己。当文字如垃圾一样倾泻,我筋疲力尽,我感觉身体如同灰烬,我的生命就是垃圾。”

5、刘瑜《观念的水位》

大学老师魏剑美曾推荐大家去读刘瑜的书,所以,那会儿《送你一颗子弹》、《民主的细节》班上几乎人手一本。《观念的水位》则是她近年来的专栏和随笔集,对于从小对民主、自由就缺乏认识的我来说,读刘瑜算是一种启蒙。

这本《观念的水位》包含政治随笔,也有书评和影评,刘瑜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纯粹而又畅快的文笔,把一个个政治事件、书或者电影,解读地非常有趣。

 “乐观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人性的信心。我不知道人性善性恶,只知道人人都追求快乐,而选择的权利——自由——是快乐的前提;同时,权利制衡——民主作为其维度之一——又是自由的前提。”

 “人类的头脑充满智慧,但是我们的脚却自由它的主张,它不善于表达,但爱自由,而且嗅觉无比灵敏,更重要的是,它往往比我们高举标语的手、能言善辩的嘴、荷尔蒙涌动的头脑更诚实,因为它有足够的谦卑去屈从常识。”

“如果说《兔子快跑》展示了一个关于爱情的道理的话,它就是:一个人是多么容易把对自己的鄙视误解为对爱情的需要,兔子先生厌恶自己的平庸空洞,于是他不断制造爱的泡沫,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爱情的渺小之处在于它只能遮蔽这个虚空而已,对于解决自我的渺小感,爱情只是伪币。”

6、猫力《猫力乱步》

受“一个”的影响,在图书馆碰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的收了,虽然知道这也是本旅行随笔,讲的是作者和她男朋友去东南亚旅行的见闻和经历。

但因为刚读完希腊的《满世界找爱》,已经见怪不怪,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反倒是后记,作者的男友瘦肉啰里吧嗦地讲出来的那段话,不是什么大道理,但就是被他言语之中的坦荡所感染,十分羡慕,无限嫉妒。
“我们拿笔、或者相机记录下这一路的感受,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因为早就过了需要心灵鸡汤的年纪,人生目标早已确立,我依旧憧憬着将来奔赴梦想的日子,只是现在更懂得享受当下的日子,这种浪迹天涯的生活,就像猫力说的,再也没有一个好的状态能像我们现在这样,没有压力,自由自在地和最爱的人一起行走了,我们放下一切带着所有的积蓄出去生活,说好听点叫环游世界,其实就是不靠谱的瞎晃。其中的收获只有自己知道,一路上也有艰辛,也有质疑。很多人说,我和猫力把旅行当成生活,完全看不到我们的未来,但我觉得看不到未来意味着我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只要你对一件事情像真爱般执着,打动的将是整个宇宙。”

7、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

这本随笔集收录了18篇有关文学和音乐的随笔,余华说,在《许三观卖血记》出版之后到《兄弟》出版之前的十年,他用品尝的方式,而不是喝的方式,重读了仿佛熟悉其实仍然陌生的作品,找寻他在阅读和写作中时常出现的那股神秘力量,所以有了这本《我能否相信自己》。

书中涉及的多是外国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博尔赫斯、卡夫卡、福克纳、马尔克斯等等,读完之后,仿佛是上了一堂很长很长的外国文学课,能够极大地激发内心对于外国经典文学的阅读欲望和热情,一时间脑海中会蹦出很多似曾相识的书名,感觉看过,但至于讲了什么,却已经对不上号了,于是,无论是看过的还是没看过的,但凡有兴趣的,都被列进书单了,今天去图书馆还真借到了好几本呢,所以,图书馆小也有小的好处,找书特别好找,而且一般都在馆,也没人跟你抢。

书里面介绍过一个由柯尔律冶归纳的四类阅读方式:第一种是“海绵”式的阅读,轻而易举的将读到的吸入体内,同样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排出;第二种是“沙漏计时器”类,一本接一本地阅读只是为了在计时器里漏一遍;第三种是“过滤器”类,广泛地阅读只是为了在记忆里留下一鳞半爪;第四种则是阅读不仅是为了自己能够获益,而且也为了别人有可能来运用他们的知识,而这也是柯尔律冶本人最为推崇的一种阅读的方式。

反观自己的阅读,好像难以归类,不属于前三类,但也还达不到最后那一类。简单的说,之所以我要坚持阅读,是为了破除狭隘,打开眼界,让心灵丰盛起来。

8、卫西谛等《后窗看电影》

知道“后窗”,是有一次在微博上关注到一条有关“潇湘·后窗放映计划”的微博,原因是放映列表里有一部电影是师大教过我们摄影的沈文胜老师的作品(《归去来》),后来才知道,后窗是西祠胡同的一个电影论坛,也是国内最老牌的电影论坛之一,而这本《后窗看电影》则是一本来自论坛的影评集。

不过,距离出版时间已经快10年了再去读,总觉得干涩,不好读。跟现在在网上看影评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看来,网络时代的表达方式实在变化太快,十年前的优质网文,十年之后,也已不再光鲜。

这段时间我是个标准的待业青年,我妹则在家守着她的淘宝店,在她看来,我好像一点也不着急,没有很抓狂,也没有很颓废,看着我每天正常地读书、练《卡农》、转呼啦圈减肥、甚至做饭啊等等,她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你也太淡定了吧”的姿态。

这个世界不光定义了什么叫成功,它也定义了什么叫做失败。而当一个失败者没有表现出失败者的失魂落魄的时候,他的格格不入是一种伤害,伤害了规则,也伤害了人人都想看好戏的心态。

也许是我太敏感了,但是既然有人可以毫无顾忌地显露自己的鄙夷,那我也就有足够地理由去反对他们浅薄的干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读万卷书】  我们所爱的是我们负责任的决定 

2月【读万卷书】  世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了

评论 ( 4 )
热度 ( 46 )

© 告别温吞吞 | Powered by LOFTER